逢春不游樂,但恐是癡人。一把清風吹過花粉草新,山川青綠,春光作序,萬物和鳴,春意款款的日子,人也變得明朗起來。此時的終南山換上一身新綠,草色青青柳色新,一花一葉,都在召喚著一顆顆隱隱悸動的心。
古人浪漫單就賞花這件事,就流行出曲賞、酒賞、琴賞等形式,聞花香,品花姿,賞花韻,文藝范兒瞬間拉滿。遲日江山麗,若能在三月的終南山邂逅一庭花香,春拂兩岸,陌上花開,三五好友花下盤坐,品酒論花,焉知比不上蘇軾與懷民的閑情之樂呢?
『疏影離奇色更柔,誰將紅粉點枝頭』
褪去“皇家宮觀”“道源仙都”的標簽,宗圣宮更像是古代大戶人家的后花園——茂林修竹,小徑通幽,冬有臘梅春有紅梅,供行人消遣閑游。
三月是紅梅的主場,尤其農歷二月初十前后開得更盛。人們來到樓觀除了紀念先哲老子得道之外,總不會忘了開在宗圣宮里的這一片紅梅,蜂飛蝶繞,暗自幽香,紅粉團簇,滿樹春意,讓人流連。
『霓裳片片晚妝新,束素亭亭玉殿春』
冰清玉潔,白紫相間,花葉不相見,可能是因為形似蓮花,玉蘭的身上總有一種淡淡的禪意,像是孤傲的美人,環游古樓觀,一樹一樹潔白耀眼,盛放之時的濃密又給人一種撲面而來的熱烈
枝條垂得再低,花朵也一定是朝上生長,這可能是這個“冷美人”一生的倔強吧。除此之外,玉蘭花瓣極其脆弱,一離開花枝或四下散開,或柔弱萎靡,只可遠觀不可褻玩。
『小園新種紅櫻樹,閑繞花枝便當游』
相比前兩者,櫻花要晚一些開放,在趙公明文化景區蜿蜒的游步道兩側開滿了一團一團粉色的櫻花,濃烈的色彩像春天隨意勾勒的一筆顏料,鑲嵌在雕梁畫棟之間。
櫻花的種植最早要追溯到秦漢,這是一樹來自兩千多年前的浪漫,剛剛好開在這個撩人的季節,緋紅明媚,交織成林,且不慌不忙,直到春天的盡頭。
春來無事,只為花。終南山下,我們備好了滿樹花事,邀您乘風探春,一日看盡長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