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風向標
中央部委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啟動
6月9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啟動儀式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通過20周年紀念活動在京舉行。每年遺產日期間,文化和旅游部都會組織和發動各地開展豐富多彩的非遺宣傳展示活動。今年,文化和旅游部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2023全國非遺曲藝周,邀請全國145個曲藝類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參加,在武漢市4個劇場,39個“五進”場所(進社區、進景區、進校園、進企業、進機關)開展100余場演出。
文化和旅游部擬于9月-10月份舉辦第二屆全國優秀音樂劇展演
6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出臺相關通知,擬于2023年9月至10月在福建省廈門市舉辦第二屆全國優秀音樂劇展演。據介紹,第二屆全國優秀音樂劇展演活動由文化和旅游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展演劇目將從全國范圍內遴選,以線下演出、線上展播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展演,進一步擴大優秀音樂劇影響力,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同時,為提升劇目質量,引導創作方向,擬組織相關領域專家、藝術家現場觀演,為每部參演劇目舉辦一次研討會。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全國文化藝術、旅游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支持名單
6月10日,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公布了2023年全國文化藝術職業教育和旅游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支持名單,經申報、專家評審和公示,共有39個項目入選。據了解,這些項目包括“深化‘新首鋼’融通式校企合作,培育‘新時代’創新型旅游人才”等學生實踐引領計劃15個、“文旅融合背景下創新型雙師教師隊伍的構建與研究”等“雙師型”教師創新發展計劃15個、“音樂舞蹈領域藝術碩士民族地區鄉村美育實踐”等專業研究生科研攻關計劃(MFA類)4個、“旅游產品親密關系營銷對購買意愿影響的實驗研究”等專業研究生科研攻關計劃(MTA類)5個。
文旅部將開展文旅市場信用經濟發展試點工作
6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布通知稱,將開展文化和旅游市場信用經濟發展試點工作(2023—2024年),主要試點任務包括完善信用承諾制度、推進信用品牌建設、優化信用消費環境、促進信用信息共享和加強誠信文化建設等。據悉,本次試點地區選擇主要以地市、區縣為主,由省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負責統一推薦。文旅部將邀請有關部門、行業組織、社會機構、專家學者等進行研討論證,遴選一批試點地區,經審定后向社會公布,并頒發“文化和旅游市場信用經濟試點”標識,并在試點實施過程中通過實地調研、第三方評估、輿情監測、中期檢查等方式,對試點進展情況和實施效果進行全流程跟蹤監測,并于2024年7月至9月組織開展驗收工作。
行業新聞
第十九屆文博會將于6月7日在深圳開幕
6月7日,第十九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深圳舉行。本屆文博會以線下為主、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舉辦,展會內容進一步豐富。其中,線下設置6個展館,包括數字文化館、粵港澳大灣區館、非遺·工藝美術·藝術設計館等。首次設立數字中國展區,突出展示和推廣國家級文化產業市場主體、重大平臺、最新技術創新成果。據悉,本屆文博會共有超3500家政府組團、文化機構和企業亮相。展會期間,還將舉辦會議、論壇、簽約、創意大賽等各類配套活動,發布權威信息,引領中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
民族音樂的盛會
人民群眾的節日——全國民族器樂展演在河北廊坊舉辦
近日,河北省廊坊市絲綢之路國際藝術交流中心流光溢彩,由文化和旅游部、河北省人民政府主辦,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廊坊市人民政府承辦的全國民族器樂展演在這里盛大啟幕。本次展演從全國報送的41個民族樂團、136個樂種組合中,遴選出10個民族樂團、32個樂種組合參演。展演活動將一直持續至6月13日。
中國用戶在初夏期間的出境游搜索熱度同比暴漲近六倍,增長勢頭較春季更加強勁
根據愛彼迎發布的最新報告,中國用戶將在7月1日至7月15日期間出境游搜索熱度同比暴漲近六倍,增長勢頭較春季更加強勁。截至目前,愛彼迎中國用戶預計將在今夏住進全球194個國家和地區、近10000座城鎮里的愛彼迎民宿中。從房源預訂時長來看,近一半的夏季房源搜索為7天及以上的住宿,與今年春季相比達到了近翻倍的增長。熱門目的地為泰國曼谷、中國香港、中國澳門、韓國首爾、日本大阪、馬來西亞吉隆坡、新加坡、日本東京、泰國普吉等。
陜西·西安
第三批陜西省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示范縣(區)創建資格名單
近日,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陜西省財政廳公示了第三批陜西省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示范縣(區)創建資格名單,全省15個縣(區)入選創建資格,其中西安市碑林區和雁塔區榜上有名。
話劇《路遙》第四輪全國巡演開始
6月12日,由陜西省紀委監委、省委宣傳部、中國方正出版社聯合打造的“一戲一劇一片”廉政文化精品項目話劇《路遙》,榮獲了中宣部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后,第四輪全國巡演已于近日開啟。話劇《路遙》以人民作家路遙的一生為主線,將目光聚焦于作家路遙本身和他所處的時代,通過對路遙人生經歷與創作歷程的深度挖掘,將路遙的現實生活與文學創作相結合,多重空間交錯展示,把路遙的創作境界與人生境界相互交織,文學人物與戲劇人物互為照應,人物命運與時代變遷融為一體。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陜西省主會場活動在安康啟動
6月8日,由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安康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陜西主會場活動在安康啟幕;顒蝇F場介紹了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陜西省活動安排情況,十個設區市和楊凌示范區、韓城市的代表介紹了本地在非遺保護傳承工作開展情況,發布推介了多條非遺旅游線路。
陜西《史圣司馬遷》劇本獲評“戲劇中國”2022年度戲曲類最佳劇本
6月7日,由中國戲劇文學學會、“戲劇中國”作品征集推選活動組織委員會主辦的“戲劇中國”2022年度作品征集推選活動結果揭曉,陜西省藝術研究院藝術創作中心編劇宋文憲創作的大型歷史劇《史圣司馬遷》獲評戲曲類最佳劇本,是陜西省近年來在該項活動中取得的最好成績。中國戲劇文學學會隸屬于文化和旅游部,“戲劇中國”作品征集推選活動是該學會的常態化保留項目,自2019年開展以來已成為戲劇界全國文本評選的著名品牌,得到了戲劇界的高度認可,在業界享有很高聲譽。
19家2023年西安市文明旅游示范單位公示名單
近日,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發布公示,經單位自愿申報、區縣審核推薦、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資料初審、專家組現場檢查打分的程序,認定西安城墻·碑林歷史文化景區、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等19家達到西安市文明旅游示范單位標準。其中西安旅游集團旗下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道溫泉酒店、南五臺景區與陜西翠華山國家地質公園成功入選。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漢中羌文化活動異彩紛呈
6月10日,“羌風漢韻·醉享寧強”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服飾展演活動在寧強縣西門城樓處超燃上演。據悉,為激活寧強縣暑期文旅消費市場,加大對外宣傳推進力度,持續推進文旅點燃行動。寧強縣在今年暑期,將持續開展民族服飾展演、龍舟賽、音樂節、體育比賽等多項文體活動。青木川景區、漢江源景區、玉皇觀茶文化旅游景區等也將同步開展各具特色的文旅活動,該縣各相關商業主體針對中高考學生以及在校學生紛紛推出免票優惠等各項政策,以吸引八方來客。
綏德縣首屆農民書法大賽作品展開幕
近日,陜西綏德縣首屆農民書法大賽作品展在綏德縣美術博物館開展。本次大賽由陜西書學院、綏德縣委宣傳部等單位主辦,經過為期兩個月的征稿,共收到農民作品45件、特邀作品87件。經過組織專家評審,共評出“綏德縣首屆農民書法大賽”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6名、優秀獎9名、獲獎人員全部為綏德縣農民書法愛好者。
其他省市
廣西
賞蓮消暑的盛會——南寧青秀山水生花卉觀賞季近日啟幕
廣西南寧青秀山風景區于6月10日至8月20日舉行2023年青秀山水生花卉觀賞季活動,為市民游客奉上一場賞蓮消暑盛會;顒蝇F場將展出500多個品種,60000余株的水生花卉。其中展示荷花300多個品種,包括紅色系的“宮燈”“八桂紅錦”等;粉色系的“彩云”“風月”等;白色系的“白兔”“白衣戰士”等;以及較為罕見的黃色系和綠色系的荷花品種,如:“杏色春衫”“草原之夢”“如潤”“秋牡丹”等;展示睡蓮150多個品種,包括偵探艾麗卡、小銅鼓、超級月亮、貴妃和赤子心等。
河北
“革命文物保護與利用研討會”暨河北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聯盟成立大會召開
近日,“革命文物保護與利用研討會”暨河北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聯盟成立大會在河北師范大學舉行。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圍繞革命文物保護與利用、新時代革命文物價值挖掘、河北省紅色文化資源的發展潛力挖掘、運用革命文物資源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推進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和革命精神傳播傳承、發展紅色旅游對保護革命文物的思考、革命文物背后故事推動革命文物“活”起來等議題作學術交流報告。
北京
2023明文化論壇將于7月8日在北京昌平開幕
2023明文化論壇將于7月8日在北京昌平明十三陵景區開幕,將以明十三陵世界遺產為主線,探討遺產保護規劃、文物活化利用、遺產展示闡釋、環境整治提升等內容,特別是將舉辦全時、多元、沉浸式的文旅融合體驗活動,助力文物活起來、文化傳下去。據了解到,2023明文化論壇在2022年首次舉辦論壇的基礎上,將更加突出國際化、社會化、時尚化、科技化。論壇將以“臻美大明 溢彩彰華”為主題,由1場主論壇、5場主題論壇、1場國際學術研討會、3場主題文物展和10項系列文化活動組成,時間貫穿全年。